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升格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研究

时间:2014-08-04 13:36 点击:
摘 要:加强实践教学是培养幼儿教师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潍坊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分析了升格后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升格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进提供借鉴。 关键词:升格 学前教育

  摘 要:加强实践教学是培养幼儿教师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潍坊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分析了升格后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升格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进提供借鉴。

  关键词:升格 学前教育 实践教学

  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幼儿园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加强,这对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提出了现实要求。现在幼儿教师与以前传统意义的幼儿教师有很大不同。不仅其角色定位发生变化。现今的幼儿教师具有促进儿童发展,研究学前教育,促进自我进步的三重角色,不同于以往。同时,教育形势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也大不相同。庞丽娟教授指出,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全面正确了解儿童发展的能力;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不断加强专业化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这些变化,意味着幼儿教师的教育必须立足于儿童发展这一实际,这就需要对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进行系统深入的改革,重视实践性教学。在这方面,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针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以及社会对幼儿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升格后的高校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下面以潍坊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在实践性教学方面的改革为例,深入剖析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力求对升格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借鉴意义。

  潍坊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是潍坊市唯一培养本科学历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其前身是潍坊幼教特教师范学校, 2011年,经政府主导合并到潍坊学院开始招收学前教育高专学生,2013年招生四年制学前教育本科学生。由最初的中专办学层次到现在的本科办学层次,该专业经历丰富,对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其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实践性教育方面,这是许多升格到师范专科学校或直接合并至当地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尤其是在相当时期内,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是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这样的目标,决定其培养的师资偏重于理论性;而现在办学结构由三级调整到二级后,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幼儿园教师,这个目标强调了师资的实践性。培养目标的变化,导致加强实践性教学成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养的重要环节。潍坊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在找准问题后深刻反思教育教学提出改革方案,提出了改变原有教学注重理论传授、灌输,轻视理论应用的教学状况,注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性教学,力求经过探索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所突破与提升。

  一、升格后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具体来讲,主要体现为:

  1.偏重理论性教学,轻视实践性教学。目前升格后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大多数专业课程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结合,忽视了实践教学。比如现有的理论课程的见习也只是简单的、观摩性的,学生缺乏实践上的深入体验与模拟,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存在单纯应付考核的倾向。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应用理论指导实践、实际组织教育活动以及处理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难以满足幼儿园教师岗位的现实需求。

  2.见习与专业实习的时间安排不合理。见习安排主要跟随课程安排,每学期集中安排一周,这种见习时间短且集中的做法,导致见习难以与课程内容的教授同步,存在见习一次,老师讲授一学期的现象,见习效果难以保证。再说实习,往往安排在毕业前夕,而这一阶段,学生忙于设计毕业论文,寻求工作单位等,导致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使得学生的实习效果不能体现。加上存在实习指导教师不足,指导不到位的现象。这样的见习、实习形式,学生很难真的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规律,更别说具有实际的操作能力了。

  3.实践教学的课程安排缺乏全面性与系统性。实践教学往往只偏重于专业理论课程的见习,和短期的实习,其他专业课程很难涉及。比如说专业技能课程就没有见习,这导致专业技能的教学只是一种程序性的教学,存在学生“只学了几套舞蹈,只会几首曲子”的现象,对幼儿园实际的专业技能课堂教学不了解,难以适应幼儿园的教学实际。

  4.与实践基地的联合是松散的。升格后的高校名义上有许多实践基地,但高校同这些挂有实践基地牌子的幼儿园没有形成深入合作的态势,导致联系见习、实习单位存在一些难度,更不用说争取幼儿园的配合以便使学生对幼儿园的各个教学环节都有所参与、体验。同时,这种情况,又使幼儿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难以求助高校,导致幼儿园远道求师,这又加剧高校教师不了解幼儿园的实际的倾向。

  二、升格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对策

  针对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潍坊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

  1.基本思路

  (1)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在教授理论知识时,要注重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理性认识,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理性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教学实际中的问题和现象,促进学以致用,所以说,所有课程的教学都必须建立在实践基础上。

  (2)突出实践教学的完整性。实践教学应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始终。通过完善实践教学的内容和途径,将见习实习拓展到包括专业知识实践、模拟课堂实践、观摩性实践、参与性实践、科研调查实践等等不同的实践方面。

  2.具体措施

  (1)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在高校的学前教育实践中往往注重了学生的教学见习与专业实习,忽视了学生的专业认识,科研实践调查研究等。而专业认识阶段,对学生的专业认同和心理适应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决定了学生以后的专业信仰以及职业责任感。科研实践以及社会调查等能够促进学生深入了解教育的实际,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助于科研潜力的提升。所以从刚入学的专业认识到见习、实习,参观调查,科学研究等都要具备。

  (2)加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由于国家和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视,同时各个家庭也认识到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重要性,这导致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成为热门专业;但升格后的各高校学前教育师资力量有限,应付集体上课式的理论教学有余,采用小组指导甚至一对一式的个别指导的实践教学就显得十分紧张,使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具有一定差距。因此,升格后的高校必须创造机会,加强专业教师职后培训。

  (3)密切升格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实践基地的结合。目前,虽然许多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在社会上挂了许多实践基地的牌子,但是这种挂牌行为多是应付学校考核的,相反还因可能干扰了幼儿园的正常工作而使集中的见习和实习往往被作为实践基地的幼儿园拒绝,成为制约实践教学发展的客观因素,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加强高校与实践基地的联系,形成双惠共利的局面。有实践需求的学生进入幼儿园要帮幼儿园进行辅助性工作,高校教师可以利用教育科研优势和师资培训优势为实践基地提供帮助与支持,这样实践基地的幼儿园就乐于提供实践机会。高校的教师与学生又能得到学前机构的全方面配合,提升实践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1]韩妍容 张晓梅 高师学前教育课程建构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135-136。

  [2]刘徐湘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高师学前教育本科改革[J].学前教育研究,2003,(3),54-55。

  [3]黄蔚 教师教育将全面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4,05,25。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